ICS 01.140.20 CCS A14 DA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 DA/T 13—2022 代替DA/T13—94 档号编制规则 Compilation rules for reference code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2-04-07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档案局 发布 19 DA/T1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A/T13—1994《档号编制规则》,与DA/T13—199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见第2章); 更改了“档号”的定义,与《档案工作基本术语》表达一致(见3.2,1994年版的2.1; 3.10,1994年版的2.2、2.4、2.5、2.6、2.7、2.8); 更改了术语的名称,“案卷目录号”改为“目录号”,“页(张)号”改为“页号”(见3.73.10,1994 年版的2.3、2.8); 增加了“档案门类代码”的定义(见3.5); 增加了“适用性原则”(见4.6); 增加了“档号的构成元素”一章(见第5章); 更改了档号的结构。设置了必选代码和可选代码;优化了类别号的组成;规定了按卷、按件的 档号结构(见第6章、第7章,1994年版的第4章); 更改了档号的编制方法,按照新的档号构成予以规定(见第8章,1994年版的第5章); 增加了档号编制示例,便于理解操作(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档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国家档案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聂曼影、魏伶俐、张淑霞、晏杰、王熹、陈吉。 信息服务平台 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4年首次发布为DA/T13—1994。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20 DA/T13—2022 档号编制规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档号的结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档案馆(室)编制档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代码code 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数字、字母、汉字及其他符号。 3.2 档号referencecode 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唯一代码,用于反映、固定和识别档案排列顺序。 [来源:DA/T1—2000,定义5.12,有修改] 3.3 全宗号fondsnumber 档案所属全宗的代码。 3. 4 类别号series number 按照分类方案赋予全宗内各层级档案类别的代码 3.5 档案门类代码 archival category code 档案所属门类的代码。 3.6 项目号project number 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不同类别项目档案的代码。 3.7 目录号cataloguenumber 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代码。 3.8 案卷号filenumber 案卷排列的顺序代码。 21 DA/T 13—2022 注:按组或册整理的档案可用组号或册号。 3.9 件号item number 归档的文件排列的顺序代码。 3.10 页号 page number 案卷内文件每页排列的顺序代码。 4档号编制原则和要求 4.1唯一性原则 档案馆(室)内档号应指代单一。不同编号对象应赋予不同代码,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编号对象。 4.2一致性原则 档号结构应与馆(室)藏档案的整理分类体系保持一致。 4.3稳定性原则 档号一经确定,不应随意改变。 4.4扩充性原则 档号应预留递增容量,以便适应馆(室)藏档案扩充的需要。 4.5简单性原则 档号力求简短明了、减少代码差错,以提高处理效率。 4.6适用性原则 档号的编制宜适应不同的技术环境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5档号的构成元素 档号构成的元素包括: a)全宗号。 b) 类别号。 级类别号(档案门类代码); 二级及三级类别号; 项目号; 目录号; 年度; 保管期限代码; 机构/问题代码。 c)案卷号/组号/册号。 d)件号/页号。 22
DA-T 13-2022 档号编制规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21 17:33: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