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CSPTXH
西 昌 市 葡 萄 协 会 团 体 标 准
T/XCSPTXH 102—2020
西昌市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规程
2020 - 05 - 01发布 2020- 06 - 01实施
西昌市葡萄协会 发 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CSPTXH 102—2020
I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制格式符合国标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论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的
要求。
本标准由西昌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由西昌市葡萄协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斌文、张飒、杨挺、刘晓、唐忠、陈建、巫维、聂珍、杨文凤、王俊玲、马
阿基莫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CSPTXH 102—2020
1 西昌市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阳光玫瑰葡萄大棚建设、架型设置、树形培育、苗木定植、水肥管理、保花保果、产
量控制、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田间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西昌市及周边区域葡萄种植企业、合作社、种植农户的阳光玫瑰葡萄园建设及植株田
间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NY5086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
NY5087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产地环境条件
NY5088-2002 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3 要求
3.1 园地选址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通畅,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地区建园。
3.2 园地规划
为便于园地生产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减少生产开支,增加果园收益,应对园地进行全面、合理规
划。园地规划包括:小区划分、道路、排灌系统及田间生产用房设置。
3.2.1 小区划分
为合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管理,应根据园地的自然地形、土壤类型、自然沟渠、原有道路及需要
新建的建筑物和附属设施设计小区划定。
小区划分的大小、形状要与地形、地势土壤类型和小区气候条件相适应,同一小区的地形、土壤类
型和气候条件应该相对一致,划分的面积可大些;反之,则可小些。同时要与道路系统布置相结合,也
应兼顾考虑便于机械作业和防风林带的设置。
小区划分多为长方形,长边方向为小区东西方向,应与主要风害方向垂直。山地园地的长边方向,
应与坡向垂直。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CSPTXH 102—2020
2 3.2.2 道路、排灌系统设置
3.2.2.1 道路设置
园地道路由主路、支路和小路构成。首先应确定主路位置,一般居果园中心,是全园的运输要道,
多为“十”字形大道,宽度 6-7 米,与果园外公路相连,与各小区相连接;区与区之间应设置支路,
宽度 3-4米;小区内设置小路便于生产。三种道路应互相连通。
3.2.2.2 排灌系统设置
为满足园地用水需要,最好采用滴灌和微喷灌系统,并要按照园地水泵及过滤系统的流量分区设计
独立灌区,将水源设置于园地的最高点及灌溉区域的中心位置,可节省水泵的长期运营成本和缩减输送
管道,便于园地灌水,提高工效,以及提高早春棚内湿度和夏季降温。排水沟渠也应结合地形由高到低
设置,及时排除因雨水过大形成的地面积水。
3.3 大棚建设和架面设计
3.3.1 大棚建设
采用单跨5.5米,棚长100 米,肩高2.4 米,顶高1.6 米,南北走向,每棚在距水槽30厘米处开一
个宽度为1.5米的天窗,用于通风降温。立柱柱距×行距:4米×2.75 米。水槽设置在两个大棚共用的
立柱上,立柱管径40毫米, 位于水槽中部立柱最高, 分别向水槽两边每延伸10米槽长,高度降低10厘米,
以形成水平落差,方便排水(见下图)。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CSPTXH 102—2020
3 3.3.2 架面设计
采用“V”型水平架,在立柱距地高度1.3 米处纵向拉一档铁丝;再在立柱距地1.7 米处横向拉一
档铁丝;并在立柱两边各40厘米处分别纵向各拉一档铁丝,再间隔40厘米处纵向各拉一档铁丝。
3.4 定植
3.4.1 苗木选择
可选用以贝达、夏黑为砧木的嫁接苗定植;也可用自根苗定植。
3.4.2 定植前准备
应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5吨和优质草炭土1吨,撒施于地表,采用旋耕机将腐熟有机肥和优质草炭
土与园地土壤充分混合打匀。
3.4.3 定植株行距
一般采用株距1.33米,行距2.75米,亩栽180株左右。栽植时深挖浅栽,栽植深度为根颈部距地面5
厘米,定植后应浇透定根水,并及时覆盖地膜保湿,利于成活。
3.5 第一年幼树管理
遵循前促后控原则。前期应加强肥水管理,快速增加叶片数量,强化植株快速生长培养结果树体;
后期采取控氮增施磷钾肥,叶面喷施生长延缓抑制剂等措施,减缓树体营养生长,促进枝条老化,花芽
分化。
3.5.1 萌芽期至 8片叶期(长卷须前)
此时正值根系开始生长发育,树体生长仅靠自身储存营养物质供应,对肥料敏感,应根据田间土壤
含水量,适时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不宜浇透水,避免因施肥过多造成肥害、伤根、死亡。
3.5.2 8片叶期至第一档铁丝
当植株枝蔓长出8片叶及卷须后,应进行第一次施肥,施肥量为每亩冲施平衡肥(20-20-20)+腐植酸
1公斤,每间隔7天施入一次。随树体长大,施肥量可增加到每亩冲施平衡肥(20-20-20)+腐植酸2公斤。
3.5.3 架面期
植株枝蔓爬上架面后,应根据树势调整用肥量,以每亩冲施平衡肥3公斤,每间隔 10天左右一次;
并根据土壤湿度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3.5.4 生长后期
7 月份以后应根据树势,控制树体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主要以冲施磷酸二氢钾为主。树势旺
长的以每亩施入磷酸二氢钾 4-6公斤为主,间隔15天,冲施2-3 次;树势偏弱的应继续施入平衡肥每
亩 2 公斤为主,及时恢复树势。
3.6 枝蔓管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CSPTXH 102—2020
4 3.6.1 定主干
当植株主干长到 1.5米时,应在 1.3米处进行短截。
3.6.2 主蔓培养
植株主干短截后顶端萌发的两个梢长长后,及时分别牵引绑缚在第一档铁丝上,可培养形成两个主
蔓。
3.6.3 副梢管理
主蔓上长出的副梢,应在2 片叶处摘心,促进营养物质积累向下输送,保证下部叶片生长及芽体饱
满。当副梢长度长到第二档铁丝时可再次进行摘心,促进下部枝条老化,花芽分化完全。以后萌发的副
梢应一次性长放到最后一档铁丝上, 为当年植株的生长提供最大叶面积, 增加光合作用, 积累更多养分,
为下一年结果打下基础。
3.7 冬季修剪
采用在副梢上两芽修剪,阳光玫瑰不宜在主干上直接着生结果枝,易发生死梢现象。
3.8 病虫害防治
3.8.1 主要病害
幼树主要以预防白粉病为主,建议可选择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硫磺、乙醚
酚磺酸脂、石硫合剂等药剂,根据物候期、园地实情适时喷施防治。
3.8.2 主要虫害
主要以预防红蜘蛛为主,建议可选择阿维·啶虫脒、乙螨唑、螺螨酯、唑螨酯、联苯肼脂等药剂,
根据物候期适时喷施防治。跳甲可选用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喷施防治;吊丝虫(小菜蛾)和青虫可选
择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灭幼脲等药剂,根据物候期、园地实情适时喷施防治。
3.9 挂果树标准化管理
3.8.1 主要病害
3.9.1 伤流前
3.9.1.1 足量灌水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XCSPTXH 102—2020
5 当气温、地温升高,根系开始活动,应足量浇灌透水,根系吸收充足后,及时输送到地上部分,促
进芽体萌动,发芽整齐、健壮;但发芽前灌水不能漫灌,会降低地温、推迟发芽;可采用微喷灌增加空
气湿度。土壤黏重、透水性不好的园地,可采用滴灌或小水浇灌;水分较充足园地可不用灌水。
3.9.1.2 扒除老皮
老果园树体应扒除主干老皮,对蛀干害虫应择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等药剂注射虫洞防治。
3.9.1.3 清园
此时为绒毛球期,可选用3-5度石硫合剂对树体、地面进行全园喷施,杀灭越冬病虫源。
3.9.2 萌芽期至花序分离期
3.9.2.1 定芽
在能分辨强弱芽、有无花芽时,可及时定芽,一般采用两次定芽。第一次定芽应在展叶后进行,一
个留枝位上应疏除双芽、副芽和无花序芽,只留一个芽,一般留带花絮芽,不留下部芽;若全无花芽,
尽量只留下部芽。第二次定芽,应对前期定芽未完全的芽位再次进行疏除斜生芽、多余芽、过旺芽和过
弱芽,集中营养供应,促进发芽、开花整齐。
3.9.2.2 绑枝
应顺着枝条走向及时引绑,不可强拉,避免折断,尽量晚绑,并按梢间距离每 17厘米左右进行定
梢,梢与梢间不交叉重叠,能有效减少营养损耗,促进花芽分化完全。
3.9.2.3 摘心及抹除副稍
阳光玫瑰不能使用激素、多肽及尿素拉花,一般多采用摘心,控制树体营养生长,促进花穗发育、
伸长。多采取在花穗上 2-3 片叶(有指甲盖大小)处摘心,不可超过 3 片叶,叶片不能过大,摘心后
5 天内不能抹除副梢,只保留顶端及果穗附近副梢,其余副梢全部抹除,否则基部冬芽会萌发;营养枝
也按结果枝方法进行等长摘心。
3.9.2.4 整理花穗
花穗顶端与花轴未完全分离时,花穗会继续分化生长,应在花穗顶端完全分离至初花期时确定
T-XCSPTXH 102—2020 西昌市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38: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