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2693—2010 代替SN/T1526—2005 马焦虫病检疫规范 Quarantineprotocolfor Equinepiroplasmosi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0-11-01发布 2011-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2693—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N/T1526一2005《马巴贝斯虫病检测方法:微量补体结合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SN/T1526一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马焦虫病的血液涂片镜检; 增加了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增加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玲、陈本龙、柴铭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1526—2005。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SN/T2693—2010 马焦虫病检疫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焦虫病的血涂片镜检、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技 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马属动物的马焦虫病检疫、诊断和血清学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概述 参见附录A。 4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行业标准 参见附录B。 5# 被检血清样品采集 5.1采血和分离 按常规方法采血和分离血清。血清应新鲜,无明显蛋白凝固、无溶血、无腐败气味。 5.2运送和保存 防止血清冻结和受热,若3d内不能送到实验室,应采用冷藏方法运送。血清应放至4℃冰箱内保 存备用。 实验室诊断 6.1血涂片镜检 6.1.1( 仪器和设备 普通显微镜。 6.1.2 试剂和材料 6. 1. 2. 1 姬姆萨染色液,配制方法参见附录C。 1 SN/T2693—2010 6.1.2.2载玻片:处理方法参见附录C。 6.1.3操作步骤 6.1.3.1血涂片制备 无菌采集动物血液,取50μL滴于载玻片的一端约三分之一处,以一端边缘光滑的载波片为推片, 将推片的一端置于血滴之前,待血液沿推片端缘扩散后,自右向左推成薄血膜。将血涂片置空气中干 燥,用铅笔在载玻片的标签上编号,注明制片日期。 6.1.3.2血涂片染色 将制备好的血涂片80℃热固定5min,再用5%姬姆萨染液染20min~30min。染色后涂片用自 来水冲洗3次~4次,以除去附着的染料,但不能超过5s,否则样本会脱色。将血涂片空气干燥,先用 低倍镜(如10×10)观察,再用100倍油镜下观察红细胞内是否有马焦虫裂殖子。 6.1.4结果判定 6.1.4.1若见红细胞内的裂殖子呈梨籽形,长2um~5μm,直径1.3μm~3.0μm;成对裂殖子两尖 端连接成锐角(参见附录D),则可确诊此动物为驾巴贝斯虫感染,判定该动物感染马焦虫病。 6.1.4.2若见红细胞内裂殖子相对较小,长度小于2um~3um,呈圆形或阿米巴样;成对的裂殖子尖 此动物为马巴贝斯虫感染,判定该动物感染马焦虫病。 6.1.4.3若未见有6.1.4.1和6.1.4.2所描述特征的裂殖子,则宜借助其他试验进一步确诊 6.2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6.2.1仪器和设备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6.2.1.1台式离心机。 6.2.1.2冰柜:-80℃。 6.2. 1. 3 磁力搅拌器。 6.2.1.4荧光显微镜。 6. 2. 1. 5 微量移液器。 6.2.2试剂和材料 6.2.2.1PucksSalineG溶液(pH7.2)配制方法参见附录E。 6. 2. 2. 2 山羊血清。 6. 2. 2. 3 丙酮,分析纯。 6.2.2. 4 阳性对照血清。 6. 2. 2. 5 阴性对照血清。 6.2. 2. 6 0.01mol/LpH7.4PBS配制方法见附录E。 6. 2. 2. 7 FITC荧光素标记的羊抗马IgG。 6.2.2.8 真空管:容积15mL。 6. 2.2.9 载玻片。 6.2.2. 10 粘质纸带。 6. 2. 2. 11 锡箔纸。 6.2.2.12 干燥缸。 2
SN-T 2693-2010 马焦虫病检疫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路人甲 于 2022-09-02 10:04: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