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538.2—2016 代替SN/T1538.2—2007 培养基制备指南 第2部分: 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 Guidelines on prepa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culture media- Part 2:Practical guidelines on performance testing of culture media (ISO/TS 11133-2:2003 AMENDMENT 1-2011,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ing stuffsGuidelines on prepa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culture media-Part 2:Practical guidelines on performance testing of culture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media,MOD) 2016-08-23发布 2017-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1538.2—2016 前言 SN/T1538《培养基制备指南》分为2个部分: 第1部分:实验室培养基制备质量保证通则; 第2部分: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 本部分为SN/T153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SN/T1538.2—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附录B; —增加了附录C; 删除原标准的英文部分。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TS11133-2:2003《食品和动物饲料微生物学 培养基制备 指南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郑麟毅、吴文凡、陈舒奕、李卫华、赵贵明、张建军、郑铃、陈彬、郑晶、黄菁菁、 黄晓蓉、林杰。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1538.2—2007。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 SN/T 1538.2—2016 培养基制备指南第2部分: 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 1范围 SN/T1538的本部分规定了培养基的通用质量控制要求并列举了固定和液体培养基的性能测试 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市售和自制培养基的性能测试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SN/T1538.1一2016培养基制备指南第1部分:实验室培养基制备质量保证通则 3术语和定义 SN/T1538.1一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常规质量控制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培养基 培养基的质量由基础成分的质量、培养基的配方、制备过程的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消除及包装和储 存条件等因素所决定(参见附录A)。 信息服务平台 供应商或制备者应确保培养基的理化特性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以下特性的质量评价结果应符合 相应的规定: 分装数量; 一外观、色泽和均一性; 一琼脂凝胶的硬度; 水分含量; pH; 缓冲能力; 微生物污染。 培养基的各种成分、营养添加剂或选择剂应进行适当的质量评价。 4.1.2基础成分 国际和(或)国家标准中提到的培养基通常可以直接使用。但因其中一些基础生物成分质量不稳 1 SN/T 1538.2—2016 定,可充许对其用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如: 根据营养需要改变蛋白陈、牛肉膏、酵母浸膏的用量; 一根据所需凝胶作用的效果改变琼脂的用量; 根据缓冲要求决定缓冲物质用量; 一根据选择性要求决定胆盐、胆抽提物和脱氧胆盐、抗菌染料的用量; 根据抗生素的效价决定其用量。 4.2微生物学要求 4.2.1概述 应选择能代表整批产品的样品进行微生物学性能测试 4.2.2微生物污染 按批次的不同选择适量的培养基在适当条件下培养,测定其微生物污染。生产商应根据每种固体 或液体培养基成分、制备要求和包装类型的不同,规定或建立其污染限值。 分别从初始和最终制备的培养基中抽取或制备至少一个(或1%的)平板或试管,置于37℃或按特 定标准中规定的温度培养18h。 培养基的统计学抽样见GB/T2828.1一2012。 注:该条款只适用于即用型培养基。 4.2.3生长特性 4.2.3.1概述 选择下列方法对每批成品培养基、营养成分或添加剂进行评价: a)定量方法; b)半定量方法; c)定性方法。 按本部分或其他等同技术对培养基进行定量、半定量或定性评价。采用定量方法时,应使用参考培 养基(见特定标准或附录B)进行对照;采用半定量和定性方法时,使用参考培养基(见特定标准或附录 B)或能得到阳性”结果的培养基进行对照有助于结果的解释。参考培养基应是从近期批次中选出的 已知质量良好的培养基,培养基的稳定性测试应使用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培养基或即用型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上目标菌菌落的外观-大小和形态都应十分典型(非目标菌应部分或全部被抑制)。 4.2.3.2生长率 按规定用适当器具将适量测试菌株的工作培养物(5.2.2.1)接种至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 定量方法中生长率PR的计算见式(1)。 Ns Pr=No .....(1) 式中: Ns一从一个或多个待测培养基平板上得到的菌落总数; No一从一个或多个规定的参考培养基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总数(该菌落总数应≥100CFU。 非选择性培养基上目标菌的生长率最低应为0.7,该类培养基应易于目标菌生长;选择性培养基上 自标菌的生长率最低应为0.1。通常应达到这个要求,特殊情况时可以放宽判定标准(见相关标准或附 2
SN-T 1538.2-2016 培养基制备指南 第2部分: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路人甲 于 2022-09-02 06:00:0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