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01 DB37/TB04
备案号: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569—2005
西瓜质量分级规定
2005-××-××发布 2006-03-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569—2005
I 前 言
本标准由潍坊市农业局、潍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昌乐县农业局、昌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月峰 程效东 崔振华
DB37/T569—2005
1 西瓜质量分级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籽西瓜分级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区域内有籽西瓜在生产、购销过程中的质量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543 瓦楞纸箱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果形
西瓜的产品器官的形状。
3.2 果皮
果实的表皮。
3.3 剖面
果实纵剖或横剖的断面。
3.4 品种特征
本品种果实成熟时具有的各项特征。 注:品种特征包括果实形状、果面底色和花纹、果皮厚度、瓤色、果肉质地、种子的大小、颜色、多少、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口感风味等。
3.5 果面缺陷
人为或/ 和自然因素对果面造成的损伤,包括:日灼、刺划磨伤、雹伤、病虫斑等。
3.6 成熟度
果实在正常情况下成熟的成度。
3.7 整洁度
果实表面无泥土或其他外来物的污染。
3.8 果皮厚度
指从果实外表到果瓤之间的距离。
3.9 差异
西瓜单果之间重量大小之差。
4 要求
4.1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 理化指标
DB37/T569—2005
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 感官指标
等 级
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果实周正、新鲜洁净、无异
味, 具有耐贮运或市场要求的成
熟度 果实周正、新鲜洁净、无异
味,具有耐贮运或市场要求的成
熟度 果实较周正、新鲜洁净、无
异味,具有耐贮运或市场要求的
成熟度 基本要求
果面底色和条
纹 具有本品种特有的底色和
条纹,且底色均匀一致。 具有本品种特有的底色和条
纹,且底色均匀一致。 具有本品种特有的底色和条
纹,允许底色有轻微差别。
瓤色均匀一致,无硬块、无
白筋、无空心 瓤色均匀一致,无硬块、无
白筋、无空心 瓤色均匀性稍差,允许有小的硬
块或少许白筋、无空心 剖 面
果实整齐度 单果重差异<10% 单果重差异<20% 单果重差异<30%
无 有缺陷个数≤5%,且单果损
伤总面积不超过5cm2,但不伤及
果瓤 有缺陷个数≤5%,且单果损
伤总面积不超过5cm2,但不伤及
果瓤 果面缺陷
果皮厚度cm ≤1.2 ≤1.3 ≤1.4
表2 理化指标
等 级
项目
优级 一级 二级
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 ≥11.0 ≥10.0 ≥9.5
5 试验方法
5.1 感官指标的检测
5.1.1 品种特征等果形、果皮、剖面、病虫害及机械伤等项目用目测法检测。异味用嗅或尝的方法检
测。
5.1.2 口感:用感官评定法检测。
5.1.3 成熟度:用瓜龄、指弹、手托、手拍、切割等方法检测。
5.2 理化指标的检测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折光仪,按仪器规定的测试方法测定。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
产地检验以同一品种、同一地点、同期采收的西瓜作为一个检验批次,以 5公顷为一组批;市场以
同一产区、同一产品、一个运输单位作为一个检验批次,不足 5 公顷或一个运输单位也视为一个组批。
6.2 抽样方法
产地检验对每一组批按 5 点抽样法取样,每点抽取 10个瓜,取其中一半作为制备实验室样品,一半作为备样。批发市场检验从每一组批中随机抽取,1000kg 以内抽4 个瓜,1000kg以上每增加抽样 2个瓜,取一半样品作为实验室样品,一半样品作为备样。
6.3 判定规则
全部指标达到相应级别要求的定相应级别,达不到特级、一级、二级要求的为级外西瓜。
7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DB37-T 569-2005 西瓜质量分级规定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08:44: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