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860300.3
(22)申请日 2022.07.19
(73)专利权人 兰州交通大 学
地址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
路88号
(72)发明人 蔺鹏臻 江晓云 雒敏 孙永新
何志刚 刘应龙 马俊军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6124 4
专利代理师 彭琼
(51)Int.Cl.
B07B 1/28(2006.01)
B07B 1/42(2006.01)
B07B 1/46(2006.01)
B28C 7/00(2006.01)B28C 5/4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混凝土用钢纤维分
散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
混凝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包括框架和激振器,
两个激振器安装座上均设置有滑轮, 两个激振器
的工作端分别固定在无底筛筐的两侧, 凹形轨道
的剩余两侧内还通过滑轮滑动连接有弹簧, 弹簧
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无底筛框的剩余两侧; 框架
与两个激振器安装边相交的端角外侧还固定有
信号连接架, 两个激振器分别通过信号连接架连
接有数显控制器; 框架的底面四角处分别连接有
支腿,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激振器和弹簧布置于无
底筛筐的四周, 有效提高了往复式频次及振动频
率, 可根据钢纤维长度改变筛孔大小, 进行无底
筛筐拆卸及更换, 方便不同筛框度下钢纤维的分
散, 便于不同类型的钢纤维的充分 分散。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7615998 U
2022.10.21
CN 217615998 U
1.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 能混凝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框架(1)和激振
器(3), 所述框架(1)的内周设置有凹形轨道(2), 所述激振器(3)设置有两个, 且两个所述激
振器(3)安装座上均设置有滑轮, 所述滑轮滑动连接在 凹形轨道(2), 在两个滑轮的作用下
将两个激振器(3)安装在凹形轨道(2)相邻的两侧,
两个所述激振器(3)的工作端分别固定在无底筛框(4)的两侧, 所述凹形轨道(2)的剩
余两侧内还通过滑轮滑动连接有弹簧(5), 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分别 连接在无底筛框(4)
的剩余两侧;
所述框架(1)与两个激振器(3)安装边相交的端角外侧还固定有信号连接架(8), 两个
所述激振器(3)分别通过信号连接架(8)连接有数显控制器(7);
所述框架(1)的底面四角处分别连接有支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混凝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信号连接架(8)由折线型矩形腔(81)和滑轨(82)组成, 所述折线型矩形腔(81)内侧
固定在框架(1)的端角外侧, 所述折线型矩形腔(81)内固定有滑轨(82), 所述滑轨(82)上滑
动连接有两个信号连接座(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混凝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信号连接座(9)包括基板(91)、 连接孔面板(92)、 连接块(93)和滑动腔 板(95), 所述
连接块(93)内固定有滑动腔板(95), 所述滑动腔板(95)滑动 连接在滑轨(82)外侧, 所述连
接块(93)内还设置有信号线, 所述基板(91)固定在连接块(93)的外侧端, 所述连接孔面板
(92)固定在基板(91)的外侧, 所述连接块(93)内侧固定有信号连接座一(94), 所述信号连
接座一(94)通过外置信号线与激振器(3)之间信号连接, 所述信号连接座一(94)通过内置
信号线与连接孔 面板(92)之间信号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混凝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滑动腔板(95)的宽度大于滑轨(82)的宽度, 且在所述滑动腔板(95)竖向一侧固定
有滚珠座(97), 所述滚珠座(97)的滚珠抵在滑轨(82)的侧端, 所述滑动腔板(95)的竖向另
一侧固定有弹簧抵紧座(98), 所述弹簧抵紧座(98)的抵紧轮(985)抵在滑轨(82)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混凝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弹簧抵紧座(98)包括抵 紧筒(981)、 抵 紧弹簧(982)、 套杆(983)和滚轮座(984), 所
述抵紧筒(981)为半封闭筒且其固定在滑动腔 板(95)内, 所述抵紧弹簧(982)的一端固定在
抵紧筒(981)的内封闭面上, 所述抵紧弹簧(982)的另一端固定有套板, 所述套板套接在抵
紧筒(981)内, 所述抵紧筒(981)的开口端套接有套杆(983), 所述套杆(983)的内侧 端固定
在套板上, 所述套 杆(983)的外侧端固定有滚轮座(984), 所述抵紧轮(985)活动安装在滚轮
座(984)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混凝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折线型矩形腔(81)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开合窗口(83), 所述开合窗口(83)处铰接有
防护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混凝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连接孔面板(92)和信号连接座一(94)与数显控制器(7)和激振器(3)之间配套使
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615998 U
2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混凝土用钢纤维分散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材料分散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
混凝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自1994年Larrard等人第一次提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以来, 由于超高性能混
凝土优秀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逐渐在高层建筑、 大跨桥梁和钢桥面铺
装等领域获得应用。 尤其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不断对UHPC掺合料及配合比进行优化, 使得
UHPC材料的性能得到 了快速发展。
[0003]超高性能混凝土, 其设计理论是最大堆积密度理论, 即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材
料的不同粒径颗粒以最佳比例形成最紧密堆积, 即毫米级颗粒 (骨料)堆积的间隙由微米
级颗粒(水泥、 粉煤灰、 矿粉)填充, 微米级颗粒堆积的间隙由亚微米级颗粒(硅灰)填充, 同
时使用钢纤维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韧性。 但钢纤维在使用中极易结团, 如何有效的将钢
纤维均匀分散在超高性能混凝 土中是其韧性保证的重点。
[0004]基于此, 提出了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混凝 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超高性
能或高性能混凝 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混
凝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包括框架和激振器, 所述框架的内周设置有凹形轨道, 所述激振器
设置有两个, 且两个所述激振器安装座上均设置有滑轮, 所述滑轮滑动连接在凹形轨道, 在
两个滑轮的作用下将两个激振器安装在凹形轨道相邻的两侧,
[0007]两个所述激振器的工作端分别固定在无底筛框的两侧, 所述凹形轨道的剩余两侧
内还通过滑轮滑动连接有弹簧, 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无底筛 框的剩余两侧;
[0008]所述框架与两个激振器安装边相交的端角外侧还固定有信号连接架, 两个所述激
振器分别通过信号连接架连接有数显控制器;
[0009]所述框架的底面四角处分别连接有支腿。
[0010]进一步的, 所述信号连接架由折线型矩形腔和滑轨组成, 所述折线型矩形腔内侧
固定在框架的端角外侧, 所述折线型矩形腔 内固定有滑轨, 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信
号连接座。
[0011]进一步的, 所述信号连接座包括基板、 连接孔面板、 连接块和滑动腔板, 所述连接
块内固定有滑动 腔板, 所述滑动 腔板滑动连接在滑轨外侧, 所述连接块内还设置有信号线,
所述基板固定在连接块的外侧端, 所述连接孔面板固定在基板的外侧, 所述连接块内侧固
定有信号连接座一, 所述信号连接座一通过外置信号线与激振器之间信号连接, 所述信号
连接座一通过内置信号线与连接孔 面板之间信号连接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615998 U
3
专利 一种超高性能或高性能混凝土用钢纤维分散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9:11:1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