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681038.6
(22)申请日 2022.07.01
(73)专利权人 湖南元景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10205 湖南省长 沙市高新 开发区麓
松路680号检测楼六楼
(72)发明人 彭龙 符诚 晏磊 解亚平
戴立忠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24
专利代理师 刘佩
(51)Int.Cl.
C12M 1/24(2006.01)
C12M 1/12(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采样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样管, 采样管包括:
管体, 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 外管与内管
之间形成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容纳空间, 内管内
形成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二容纳空间; 第一开口与
第二开口位于管体在纵长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
且均与外界连通; 盖体, 可拆卸地连接于管体上,
以启闭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 其中, 内管上开设
有连通第一容纳空间与第二容纳空间的过滤通
道。 上述采样管, 当需要对样本进行检测时, 取液
枪头通过第二开口伸入第二容纳空间内抽吸保
存有样本的样本保存液, 此时拭子头容纳于第一
容纳空间内, 受到内管的阻挡, 不会进入第二容
纳空间内, 不会对取液枪头的取液造成干涉, 从
而使得取液枪头的取液顺利进行, 提高了检测效
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217733103 U
2022.11.04
CN 217733103 U
1.一种采样管,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采样管包括:
管体(10), 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11)和内管(12), 所述外管(11)包括底壁及与所述底
壁连接的周壁; 所述外管(11)与所述内管(12)之间形成具有第一开口(31)的第一容纳空间
(30), 所述内管(12)内形成具有第二开口(41)的第二容纳空间(40); 所述第一开口(31)与
所述第二 开口(41)位于所述管体(10)在纵长延伸方向上的同一端;
盖体(20), 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管体(10)上, 以启闭所述第一开口(31)及所述第二开
口(41);
其中, 所述内管(1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30)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40)的
过滤通道(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纳空间(30)呈环绕所述内管
(12)设置的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 要求2所述的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11)及所述内管(12)均 为圆筒
状结构, 所述第一 容纳空间(3 0)呈环绕 内管(12)设置的圆环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12)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
(122)及扩口部(123), 所述本体(122)、 所述扩口部(123)及所述外管(11)界定形成所述第
一容纳空间(30), 所述第二容纳空间(40)的所述第二开口(41)形成于所述本体(122)远离
所述扩口部(123)的一端;
所述扩口部(123)远离所述本体(12 2)的一端抵 接于所述外管(1 1)的底壁及周壁固定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盖体(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管
体(10)上时, 所述盖体(20)阻断所述第一 开口(31)与所述第二 开口(41)的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管
(11)上;
所述采样管还包括密封圈(50), 所述密封圈(50)密封设于所述盖体(20)与所述外管
(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12)在所述纵长延伸方向上设
置有多组过滤通道组; 在环绕所述纵长延伸方向的环绕方向上, 每组所述过滤通道组包括
多个所述过 滤通道(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多组所述过滤通道组在所述纵长延伸方
向上均匀间隔设置, 每组所述过滤通道组所包括的所述过滤通道(121)在所述环绕方向上
均匀间隔设置 。
9.根据权利 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11)远离所述第一开
口(31)的底部凸设有用于固定 于配套仪器的采样管座上的固定筋(1 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样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筋(111)呈十字型凸设于所述
外管(11)的底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733103 U
2采样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生物检测技 术领域, 特别是 涉及一种采样管。
背景技术
[0002]核酸检测的物质是病毒的核酸。 核酸检测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 血液或粪便
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 来确定是否被病毒感染。 因此, 一旦检测为核酸 “阳
性”, 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
[0003]在核酸检测时, 常通过采样管收集样本。 采集样本时, 由之前的单采演变为目前的
混采, 即由一个拭子头保存在一采样管中演变为多个拭子头保存在同一采样管中。 同时, 混
采的数量逐级增 加, 如从之前的5混1到10混1, 再到20混1, 且仍然存在优化的空间。
[0004]但是, 上述采样管, 由于同一采样管中拭子头较多, 取液枪头在从采样管中取液
时, 拭子头将对其形成干涉, 从而造成取液枪头无法顺利取液, 影响检测效率。 为了顺利取
液, 申请号为202110978897.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采样盛装组件, 包括采样管件及
过滤管件, 过滤管件可拆卸地设置于采样管件内, 使用时, 采样管件盛装样本, 再在采样管
件内安装过滤管件, 通过过滤管件上的过滤孔使得样本进入到过滤管件中。 但是, 这样的方
式, 在放样本时首先将过滤管件 取下, 在采样管件内放入样本后装配过滤管件, 再从过滤管
件内取液, 操作繁琐, 检测效率同样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基于此, 有必要针对传统采样管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测效
率的采样管。
[0006]一种采样管, 所述采样管包括:
[0007]管体, 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 所述外管包括底壁及与所述底壁连接的周壁;
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 间形成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容纳空间, 所述内管内形成具有第二开
口的第二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管体在纵长延伸方向上的同一
端;
[0008]盖体, 可拆卸地连接 于所述管体上, 以启闭所述第一 开口及所述第二 开口;
[0009]其中, 所述内管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过滤通
道。
[0010]上述采样管, 当需要对样本进行检测时, 取液枪头通过第二开口伸入第二容纳空
间内抽吸保存有样本的样本保存液, 此时拭子头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内, 受到内管的阻挡,
不会进入第二容纳空间内, 不会对取液枪头的取液造成干涉, 从而使得取液枪头的取液顺
利进行, 提高了检测效率。 同时, 本申请提供的采样管, 在将拭子头放入第一容纳空间内时,
不需要将内管取出, 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放样 本时首先要将过滤管件 取下, 在采样管件内放
入样本后装配过 滤管件, 再从过 滤管件内取 液), 操作简单, 提高了检测效率。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 容纳空间呈环绕所述内管设置的环状结构。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733103 U
3
专利 采样管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9:02:41上传分享